糖尿病患者体重管理 | 科学控糖,健康减重

创建时间:2025-04-25 17:10
浏览量:0

图片

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

图片
马大姐

家里老人的血糖最近有些不稳定,肚子上的游泳圈也有点纹丝不动。


别担心,咱们用科学方法,可以让体重和血糖“双降”!

图片
健健


一、体重异常与糖尿病的双向关系


60aa75966e7afce819ffcfd14f83b9fa.jpg

体重与糖尿病的发生、发展密切相关。超重和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,过多的脂肪堆积会导致胰岛素抵抗,使身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,从而加重糖尿病病情。相反,消瘦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营养不良等问题,也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和身体的康复。因此,保持合理的体重对于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。


二、糖尿病患者体重管理目标


2e2f28cc872e0943fc53d84a7848b95a.jpg

根据《糖尿病患者体重管理专家共识(2024版)》,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,建议至少减重5%以上,以实现血糖、血压、血脂方面的获益。建议结合患者的BMI设定个体化减重目标建议大多数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考虑以 BMI<24.0 kg/㎡作为体重管理的参考目标;部分特殊人群(如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)可适当放宽BMI控制目标。


三、科学管理体重的方法


c28801ecd156519d2267ec578f8e37bb.jpg

1.做好营养干预


健康膳食,维持能量平衡:坚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、动物性食物适量的膳食模式。做到食物多样、三大营养素供能比例适当。可参考“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”帮助搭配不同种类食物。通过吃动平衡,维持健康体重。每日膳食总能量以达到或保持健康体重为宜,注意肌肉量的维持。超重和肥胖人群应控制能量摄入,可根据减重目标,在现有能量摄入基础上每天减少500kcal左右的能量摄入。


图片


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)


合理搭配,保证营养摄入:主食应粗细搭配,全谷物和杂豆占主食一半以上,优先选择低GI(血糖生成指数)食物,限制精制糖及高糖饮品(如含糖饮料、果汁饮料),以白水、淡茶为首选。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需达25~30g,多吃粗杂粮、豆类、新鲜蔬菜;两餐间加餐可选择低含糖量及低GI的水果,并计入总能量。脂肪摄入需控制总量,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,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比例,同时限制油炸食品。


规律进餐,养成良好习惯:规律进餐、细嚼慢咽,注意进餐顺序,可先吃蔬菜、再吃肉蛋和主食。戒烟,不建议饮酒,避免酒精对血糖控制的不良影响。


2.科学合理运动


有氧运动每周3~7天,每次持续或者累计运动30分钟以上。无运动习惯的人群可以从20分钟开始逐渐增加到60分钟左右。可以尝试快走,慢跑,骑车,游泳,爬楼梯,跳舞,球类活动等。无运动习惯的人群从中等强度开始,逐渐进阶到高强度运动。强度可以通过心率(40%~59%的储备心率为中强度;60%~89%的储备心率为高强度)、主观用力感受(中强度为有点吃力;高强度为吃力)、讲话测试(运动时可以正常节奏说话,但不能唱歌为中强度;运动时不能够正常节奏说话为高强度运动)来确定。


抗阻训练:每周2~3次,每次2~4组,每组10~15次,要训练到全身主要大肌群。同一肌肉部位训练,至少间隔1天。中等强度的力量训练开始,即每组动作可重复8~12次后感觉吃力。建议老年人从小力量、多次重复的运动开始。


柔韧性训练:每周2~3次,每次拉伸10~30秒,每个动作重复2~4次,每个动作的总拉伸时间至少60秒。


3.做好监测管理


制定长期综合计划:对于已经实现短期目标的患者,应进一步制定长期(如1年)综合减重计划。


定期监测:在减重最初的3个月,建议每周监测1次体重和腰围,以评估治疗方案的效率。如果经过3个月的积极管理后体重没有减轻或体重迅速回升,应审查生活方式行为,评估实现减重目标的潜在障碍。实现减重目标6个月后,每个月监测1次体重即可。


四、特殊人群管理要点


6708b77f0ee8199a30fb0ee714bf12a2.jpg

老年糖尿病患者:老年糖尿病患者需重点预防肌少症。建议尽早改变吸烟、喝酒、久坐的不良生活方式,并积极治疗与肌少症相关的基础疾病,以预防肌少症的发生。补充足量蛋白质,并联合有氧、拉伸和平衡运动以改善躯体功能。


妊娠期糖尿病患者: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同阶段体重管理标准可参考下图。


图片

图片来源:《妊娠期糖尿病妇女体重增长推荐值标准》(WS/T 828—2023)


图片
马大姐

科学管理体重,合理控糖减重,坚持健康生活,预防并发症,每日监测血糖,定期全面筛查,提升生命质量!








网站导航